各縣級市(區)人民政府,蘇州工業園區、蘇州高新區管委會;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
《關于推進全市工業企業技術改造的若干措施》已經市政府第16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蘇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9月18日
(此件公開發布)
關于推進全市工業企業技術改造的若干措施
工業企業技術改造是促進工業投資、推動產業強鏈補鏈、打造具有持久競爭力產業創新集群的重要途徑。為提振企業發展信心,鼓勵企業加大本地投資,進一步激發企業技術改造的積極性,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結合蘇州實際,制定如下措施。
一、總體目標
聚焦數字經濟時代產業創新集群建設,緊扣高質量發展要求,強化存量企業服務,充分發揮技術改造在調結構、促轉型中的關鍵作用,引導企業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改造為重點方向開展技術改造活動,培育新的發展動能,全力推動實現工業技術改造投資穩定增長。到2025年,全市工業投資保持穩定增長,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占工業投資比重保持在50%以上,設備投資占工業技術改造投資保持在65%以上;總投資5000萬以上的技術改造項目每年保持在1000個以上,年度投資500萬以上的技術改造項目每年保持在3000個以上;累計建成100個示范智能工廠、2000個示范智能車間。
二、具體舉措
(一)全力推動轉型升級。聚焦冶金、紡織、化工等傳統產業,引導企業按照國家、省產業政策要求,加大投資力度,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等加快實施改造,帶動傳統產業提質升級。用好工業企業資源集約利用大數據平臺,對企業評價分類,推動評價結果運用,落實C-、D類企業執行差別化電價、污水處理費、管道天然氣價格政策。鼓勵企業加快淘汰落后裝備和工藝,大力發展高效節能、先進環保、資源循環利用、清潔能源等綠色低碳產業。支持“零增地”技改項目,提升現有工業用地的產出效益,鼓勵存量工業用地更新改造后實現設備上樓,提升廠房使用效率。全力保障存量企業工業用地需求,鼓勵市場主體盤活利用低效工業用地。優化工業用地控規技術指標設置,原則上建筑密度下限不低于40%,綠地率上限不高于10%。(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資源規劃局、市住建局)
(二)深入推進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落實江蘇省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以創建國家智能制造先行區為引領,扎實推進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行動計劃,實施診斷服務對接、標桿示范引領、工業互聯網賦能等“十大行動”,把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項目打造成工業技改投資的重要增長點。支持服務商聯合裝備供應商、軟件開發商,推進智能制造裝備、核心軟件、工業互聯網的集成應用,提升綜合服務能力。鼓勵龍頭企業剝離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業務部門成立獨立法人,幫助中小企業提供技術改造解決方案。2023年完成規上工業企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全覆蓋,到2025年累計完成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項目40000個。(責任單位:市工信局)
(三)抓好項目謀劃儲備。加強對計劃總投資500萬元以上的擬建工業項目梳理,建立“重點儲備項目”清單,推動儲備項目及時備案、入庫,做到投資項目“顆粒歸倉”,努力實現工業投資穩定增長。對產業園新建和更新改造、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軟投入、工業企業屋頂光伏等新投資領域,積極探索研究工業投資列統路徑,確保項目落地后實現工業投資應統盡統。加強技術改造項目謀劃,推動企業通過技術改造補鏈強鏈,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培育一批主營業務突出、競爭力強、成長性好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鼓勵各板塊出臺包括建立專精特新產業園等在內的系統配套支持政策。到2025年累計培育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1000家以上。(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行政審批局、市統計局)
(四)鼓勵企業加大投資。鼓勵大企業通過股權合作、兼并重組等模式實施產業鏈垂直整合,加大投資力度,增強企業技術優勢,提升產品質量,搶抓市場訂單,提升市場占有率。支持中小企業共享大企業品牌、設計研發能力、儀器設備等各類創新資源要素,深度融入大企業產業鏈,在蘇增資擴產,為大企業提供更多核心產品或服務。拓展企業銷售渠道,重點以各類品牌、專業展會為突破方向,支持中小企業參加國內知名展會,不斷拓展市場,增強企業投資信心。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利潤再投資,對符合蘇州市產業發展方向的外企利潤再投資給予資金扶持。積極優化投資結構,優先支持高技術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占工業投資的比重保持在40%以上。(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商務局)
(五)大力實施千企技改。聚焦智能裝備升級、質量品牌提升、綠色安全改造、服務型制造等領域,引導企業開展更大力度、更寬領域、更高層次的技術改造活動。大力推進企業技術創新,支持大中型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建設獨立研發中心、技術創新中心,加速技術改造源頭供給。激發企業投資潛能,加強質量品牌建設,支持企業圍繞產品升級換代、發展中高端產品實施技術改造。支持企業圍繞工業設計服務、共享制造、總集成總承包、定制化服務等方向進行服務型制造能力提升,實現設計成果轉化、系統集成、大批量個性化定制等服務能力,推動企業從單純制造產品向“制造+服務”轉型。每年滾動推進1000家重點企業實施技術改造。(責任單位:市工信局)
(六)加強先進裝備運用。加強先進裝備在技改中的推廣應用,支持企業加快關鍵工序核心設備更新,在技術改造中應用高檔數控機床、增材制造裝備、智能機器人等先進裝備,加快提升技術水平、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深入推進高端裝備創新發展,推動先進電子裝備、智能成套裝備、高性能醫療裝備等一批重點領域關鍵裝備技術突破和水平趕超,提升高端裝備自主供給和保障能力。加強基礎領域能力改造提升,聚焦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先進材料四大產業創新集群細分優勢領域,推動實施產業基礎再造技改項目。支持產業鏈龍頭企業與本地企業形成有效配套,鼓勵企業運用國產設備進行技術改造。(責任單位:市工信局)
(七)強化存量企業服務。指導企業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保障企業生產物資運輸暢通。強化親商服務,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加強市、縣、鄉三級聯動,每年組織開展工業企業服務月活動,梳理形成企業發展問題清單,以問題為導向,形成“一企一策”,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開展產業鏈線上線下供需對接,發揮供應鏈快捷對接平臺“蘇鏈通”的作用,為企業快速適配本地供應商,著力解決企業供應鏈出現的供需難題,每年組織開展產業鏈供需對接和企業交流活動10場以上,分行業、分地區組織實施。(責任單位:市工信局)
(八)加強項目服務指導。主動靠前服務,為工業企業技改項目提供高效便捷的規劃、用地、環保、安全、節能等審批服務,加強項目會商,幫助企業落實各項建設條件。開展產業園區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聯動試點,在我市符合條件的省級以上工業園區實施環評告知承諾、公參簡化、打捆審批等改革措施,簡化審批流程,加快項目建設。建立“重點在建技改項目”清單,落實好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機制,按月跟蹤調度,強化統籌協調,及時了解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的用地、用工、用能等困難和問題,推動資源要素向重點項目傾斜,確保項目早開工、早建設、早投產,培育更多經濟新增長點。每年定期組織工業項目備案、入庫填報等培訓活動,幫助企業明確技改項目范圍,引導企業據實備案、納統,提升技改投資入庫率。(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資源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應急局、市行政審批局、市統計局)
(九)落實財政金融政策。用好“政策計算器”,幫助企業更便捷更精準匹配各級惠企政策。加大對上政策爭取,指導企業積極申報國家、省有關技術改造專項資金,落實國家對符合規定條件的企業進口的部分關鍵零部件及原材料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的稅收政策,落實國家激勵企業增加投入、改造和更新設備的階段性減稅政策。落實《關于支持產業創新集群建設的若干政策(試行)》中“設備投入”綜合獎補、“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貸款貼息等支持企業技改相關政策,鼓勵各地配套出臺技改投資專項政策,發揮專項資金引導作用,市級財政每年落實支持技改相關專項資金2億元以上。加大企業技改金融支持力度,持續發揮好蘇州綜合金融服務平臺等金融基礎設施作用,鼓勵金融機構為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優先提供融資服務,用好“智能制造貸”等專項金融產品,放大服務效應,讓更多企業獲得較低成本技術改造項目融資。(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市稅務局、市金融監管局、人行蘇州中支、蘇州銀保監分局)
(十)完善技改推進機制。完善技術改造工作監督考核機制,將技改投資占比情況納入對各縣級市(區)高質量考核內容,分解落實目標,層層壓實責任,全力保障存量項目建設。建立跟蹤制度,定期通報各地工作目標完成情況。加大技術改造工作宣傳引導,采取多種形式宣傳推廣支持企業技術改造政策,提高政策觸達率。積極推廣各地先進經驗,選樹一批企業技術改造典型案例,擴大示范帶動效應,營造全市開展企業技術改造的濃厚氛圍,全面提振企業投資信心。(責任單位:市工信局)